地质与资源毕业论文选题(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(3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:9 .超导状态 超导态是指几种物质在极低温下出现的特殊物质状态。 超导现象最初被发现是荷兰物理学家卡梅伦昂纳斯(1853~1926年)。 1911年夏天,他用水银进9 .超导状态
超导态是指几种物质在极低温下出现的特殊物质状态。 超导现象最初被发现是荷兰物理学家卡梅伦昂纳斯(1853~1926年)。 1911年夏天,他用水银进行了实验,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.173K时(约-269),水银开始失去电阻。 他还发现很多材料又具有这个特性。 在一定的临界温度(低温)下失去电阻)请阅读“低温和超导研究的进展”的主题。 卡梅林昂纳斯把某种物质在低温条件下电阻为零的现象称为“超导”。 超导体所处的物态是“超导状态”,超导状态在高效输电、磁悬浮高速列车和高精度探测器等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。
超导态的发现,特别是其奇特的性质,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,人们纷纷为研究超导投入了巨大的力量,一直是一个十分热门的科研课题。 目前发现的超导材料主要是几种金属、合金和化合物,已经有上千种。 它分别对应着不同的“临界温度”,目前最高的“临界温度”达到130K (约零下143 ),各国科学家正在朝着室温(300K或27)的临界温度努力。
超导物质的结构怎么样? 目前理论研究还不成熟,需要继续探索。
10 .超流状态
超流态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物理状态,目前已知,这种状态只发生在极低温下的个别物质中。
1937年,前苏联物理学家彼得列昂尼德维奇卡皮察(1894~1984年)惊讶地发现,当液氦温度降至2.17K时,它由原来液体的一般流动性突然转变为“超流动性”。 能够毫无阻碍地通过气体也无法通过的极微小的孔和狭缝(线度约10万分之一厘米),沿着杯子也能够通过的我们把超流动性的物质状态称为“超流动状态”。 但目前只发现低于2.17K的液氦有这种物态。 超流状态下的物质结构,理论也在探索中。
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?
地球上地层下埋藏的矿床丰富多彩,但矿物分布不均匀,在有许多品种矿物的地区埋藏尤其多,但在其他地区几乎找不到。 矿床如此厚重,我们的处境绝不是个别现象。我国四川攀西地区是一个蕴藏着多种稀有金属矿产的宝盆,这里只占地球表面积的0。 002%的地区,钛铁矿储量超过全球其他地区全部钛铁矿储量总和,钒储量接近世界已知钒矿床总量的一半。
另外,在我国内蒙白云鄂博的地方很少的面积内,埋藏的稀土金属储量几乎是世界其他地方稀土矿床总量的4倍。 另外,南方南岭地区的钨矿、湖南的锑矿、西藏的锂矿等,它们的储量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。
这种一个地区矿藏特别多的情况,像加拿大绍德贝里地区的镍矿一样,世界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,其储量占世界已知储量的一半; 被称为“金弧”的南非特兰斯瓦尔弧地带,有约占世界金矿床量60%的矿床。
非洲赞比亚“铜带”东南亚“锡矿带”密西西比州铅锌矿; 南美洲的铝土矿等,是有名的宝鉴。 地质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:种金属矿床丰富的地区,当地普通岩石中也富含这种金属元素。 例如,世界花岗岩平均含量为1克/吨钨,而在我国钨矿山丰富的南岭地区,绝大多数花岗岩类岩石含量超过1。
5克/吨,有的可达8克/吨; 攀西地区也发现岩石中含有较多的钒和钦。 地质学家还发现,在这些地区,地下深地幔层中也存在较丰富的同种元素。
地球矿床的不均匀分布,目前许多天文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与太阳系的起源有关。 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9大行星,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“星星”互相吸引合并而成的,这些“星星”由宇宙空间的尘埃和气体分子凝聚而成。
在“星”互相吸引的过程中,当某一化学成分由同一物质凝聚成最后“合并”成地球时,它们就变成了地球球体的某一部分。 由于这些聚集物在合并时并不均匀分布在地球体内,经过长时间的地壳变动,这些聚集物的分布也发生了移动,但并没有完全改变原来的位置,其分布基本保持了“混沌开始”时的特征。
结果表明,目前地球上各地区矿产储量不均,是造成部分矿产在某些地区存在特别丰富的原因。
雷军生平?
雷军,1960年生于西藏拉萨市,博士,现任北京大学地球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,北京大学环境振动监测与评价实验室主任,地球物理学会技术委员会委员,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。1978~1983年,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专业,理学学士
1983~1987年,从事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。 主要参加浙江湖南镇、贵州乌江渡、湖南东江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及邻近地震监测;
1987~1992年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研究。 主要参加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、秦山核电站、辽河石油勘探局、山西大同铁路分局等国家重大项目和城市抗震减灾工作,理论与工程专著3部合作完成。
文章来源:《地质与资源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yzy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2/1079.html